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
陈与义〔宋代〕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把无盐画再美也除不去她本身的丑,梅花在画家笔下更加秀美是因为它本身就有风韵。
即使把自然中的白梅处理成墨梅,桃花、李花依旧只能对梅花俯首称臣。
注释
张规臣:字元东,陈与义的表兄。他为一位人称花光仁老的和尚所画的墨梅题了诗,这是陈与义和作。
无盐:亦称“无盐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为人有德而貌丑,因是无盐人故名无盐,后常用为丑女的代称。
清姝:秀美。
创作背景
这组水墨梅诗作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至宣和元年(1119)间,其时诗人在京任辟雍录。张规臣是诗人的表兄,颇有诗才,居京期间两人唱和甚多。张规臣为衡阳花光寺长老仲仁所画的墨梅题了诗,这组诗是陈与义的和作。此诗为组诗第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本社编·宋辽金诗鉴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霍松林著·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简析
这首诗以桃李俗艳衬墨梅清姝,极写梅花本色,入笔便有波澜。在诗人看来,巧妙的画笔终不能改变无盐的丑陋,纵使将梅花画成黑色,也无损梅的风姿,它的格调依然远在桃李之上。诗中的梅花和桃李,象征意义十分明确,从尺幅幽姿见出大千世界,隐然可见诗人孤芳自赏的胸怀和冷眼阅世的人生态度。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696篇诗文 148条名句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吴文英〔宋代〕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俞国宝〔宋代〕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湖边 一作:花边)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满江红·点火樱桃
辛弃疾〔宋代〕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