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
佚名〔魏晋〕
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
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以前从来不把头发梳起来,长长地披在肩上。
头发伸到情郎腿上,那时的我十分美丽可爱。
注释
宿昔:往常;向来。
可怜:可爱。
参考资料:完善
1、
民间歌谣-古籍整理-中国-文学研究-古代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子夜歌四十二首》中的第三首。《子夜歌》是吴声歌曲。相传《子夜歌》的曲调是晋代一个叫子夜的女子所创。《乐府诗集》收有《子夜歌》四十二首,其内容多是女子吟唱其爱情生活的悲欢。诗歌以棉丝织成布匹来比喻有情人结为匹偶。这位女子本指望两情相悦,将会有个美满的结局,没料到男子负心,留给她的是一缕织不成匹的乱丝,一个残缺不全的梦。本篇将女子与男子对待爱情的态度作了对比。女子的爱情象北极星一样坚贞不移,男子的心则象太阳朝东暮西。言辞之间充满了激忿之情,表达了对男子变心的谴责。《子夜歌》所反映的是黑暗社会中人民, 特别是妇女的苦难生活和对自由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少华.《子夜歌》浅说[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第5期).
简析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以女子的日常细节入手,展现了其不加雕饰的柔美;后两句说女子动作轻柔、姿态优雅地依偎在情郎的膝上,显得二人亲密无间,透露出女子对情郎深切的眷恋。这首诗意境纯美,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爱人面前的柔情与娇态,富有生活情趣。
猛虎行
陆机〔魏晋〕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秋胡行二首·其一
曹丕〔魏晋〕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
百兽率舞,凤凰来仪。
得人则安,失之则危。
唯贤知贤,人不易知。
歌以咏言,诚不易移。
鸣条之役,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善哉行
曹丕〔魏晋〕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
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
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
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
五音纷繁会,拊者激微吟。
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沈。
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
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
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
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